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與一個國家的收入水平和產業結構息息相關。產業鏈的協調發展,才能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最大的價值貢獻。國產大飛機的上市和發展成熟,將完善我國整個航空產業鏈,從而很可能將民航業的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民航業發展面臨瓶頸
我國民航業經過了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總運輸量已經占到全球第二位,僅次于美國。但以我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總量衡量,無論是運輸總量、人均乘機次數,還是機場密度、覆蓋范圍,與發達國家都還有很大差距。
當前國內民航業發展受到基礎設施和空域資源不足的制約,在有限的市場空間內競爭較為激烈,收益水平持續下滑。微觀層面看,航空公司發展缺乏外部空間和內生動力。宏觀層面看,航空公司和樞紐機場的國際競爭力偏弱,產業結構上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較為突出,行業發展面臨瓶頸。
運輸方式的結構差異及其原因
與美國相比,我國交通運輸方式的結構差異較大。在美國,高速公路和民航是遠途出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據WIND數據統計,2011年美國民航旅客周轉量9264億人公里,是鐵路旅客周轉量的86倍。而在我國,鐵路運輸占據更大份額。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鐵路旅客周轉量10595億人公里,是民航旅客周轉量的1.9倍,鐵路旅客運輸21.1億人次,是民航的6倍。
我國歷來注重鐵路建設,2013年我國高鐵總營業里程達到1.1萬公里,在建高鐵規模1.2萬公里,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投產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高鐵總營業里程占到了全世界的一半。
交通方式的差異,一方面與收入水平和需求層次有關,價格在發展中國家無疑是更加敏感的因素,因此,票價相對低廉的鐵路更受歡迎,在印度、俄羅斯等國也是如此。2013年美國人均GDP達到51248美元,是中國的7.7倍,人均乘機次數是中國的10倍,收入水平的差異對消費結構起到了決定作用。
但另一方面,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交通方式的發展,這與國家的產業結構有很大關系,是國家戰略的體現。美國高速公路網的全面建設在1950-1980年,與美國汽車業的繁榮發展處于同一時期。高速公路網使美國汽車業、物流業、零售業、快餐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勁推動力。而大力發展民航運輸業,與美國強大的飛機制造業也有很大關系。航空運輸在美國國內和全球的飛速發展,為波音客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兩者互為支撐。
同樣,在我國,鐵路建設能夠對鋼鐵、建材等上下游產業產生很顯著的帶動效應,還能增加大量勞動力就業,從而能夠對GDP增長產生更大的貢獻。相比之下,鐵路建設與我國的產業基礎、勞動力結構更為契合。因此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對鐵路建設投入更大的熱情。
大飛機研制的戰略意義
實際上,如果有更好的產業基礎支撐,民航運輸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更加顯著,通常認為投入產出比為1:8。其中在飛機制造環節,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最為明顯,能促進整個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附加值的提升。
然而,目前我國運營的飛機中,國產飛機的比例不足1%,只有新舟60一種機型在運營少量支線航線。我國快速增長的民航需求,為國外的飛機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大飛機制造方面的空白,使我國民航運輸的產業帶動作用大打折扣。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正面臨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在淘汰大量高能耗和過剩產業的同時,亟需新的增長動力。既有市場需求,又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的飛機制造業,必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產業。自2008年以來,我國加快了大飛機研制的步伐。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ARJ支線客機,預計明年初首批交付。C919窄體機預計明年底首飛,有望于2017年交付。
民航業的另一個春天?
基于航空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2012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將民航業提升為我國重要的戰略產業。如果未來與國產飛機制造業協同發展,民航業將真正成為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產業。民航運輸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資源消耗少、運行效率高,并且與我國消費水平和需求層次提升的趨勢相適應,理應成為交通運輸發展的重點領域。
國產飛機在發展初期,主要市場在國內。而在國內民航業發展面臨瓶頸的形勢下,很難為大飛機提供更多的訂單。為了給國產飛機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滿足快速增長的航空出行需求,國家需要在空域資源、機場設施建設和管理體制方面實施更大力度的改革和更多的投入。發揮航空運輸和飛機制造兩個產業的相互支撐作用,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推動力(圖1)。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完善的基礎設施、開放的空域資源和完備的飛機制造產業的共同作用下,民航業有望進入一個繁榮、協調發展的全新時期。
圖1:民航業與飛機制造業發展關系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