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適合發展快捷便利的航空運輸。經濟持續快速增 長,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人民生活逐步提高,都將促進航空運輸發展;對外交往增多,旅游 外貿發展,將對航空運輸產生更大需求。我國民航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民航在發展和改革 中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面 對新世紀的挑戰,當前民航業存在若干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1、近年來運輸需求不足,客運量增速下降,運輸效率降低
我國民航運輸一直以較高速度增長,特別是“八五”時期運輸增長率達到新高。1995年 比1990年民航運量增長2.08倍,年均增長率25.25%,而進入“九五”時期,出現運輸需求不 足,客運增長率大幅度下降,1999年比1995年客運量年均只增加170萬人,比“八五”時期 年均增長量的1/4還低。?
在運量增長速度下降的同時,民航運輸效率也明顯降低。“八五”期間民航航班客座利 用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1991年為77%,1992年為78.4%,1993年為71.8%,1994年為69%,19 95年為71.5%,平均72%以上。但進入“九五”以后客座利用率逐年下降,1996年為69%,199 7年為65%,1998年為57.5%,1999年更下降到55%,不僅大大低于“八五” 的水平,特別是 國際航線航班客座利用率更低,大約比國內航班低5~10個百分點,也普遍低于相同航線的國 外航空公司的客座利用率。需求不足,效率較低這是當前民航經營上較為突出的問題。
2、經濟效益滑坡,出現行業虧損
多年來,民航經營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但近年來 經濟效益滑坡,成本增加,企業虧損。1997年比1991年客運量增長1.27倍,而成本支出卻增 長2.7倍。“八五”期間逐年都有盈利,1995年民航總局直屬企業盈利63.37億元,1997年還 盈利21.5億元,但到1998年出現全行業虧損22.4億元的嚴重局面。
民航企業虧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需求不足,客運量上不去,如1998年比1997年客 運量僅增長2.2%增加125萬人;1999年比1998年增長0.78%增加45萬人,運量增長跌入低谷。 其次是惡性降價,低于成本銷售機票。1998年民航全行業平均成本為每人公里0.66元,公布 票價每人公里0.75元,成本占票價的88%。一些航空公司為了爭奪客源,不惜血本,大幅降 價,有的甚至實行4折、5折優惠票價。據專家估計,由于低于成本銷售機票,造成的損失在 20億元以上。三是運力投放快于運量增長,運力相對過剩。1998年比1997年民航運力增長13 .2%,而客運量僅增長1.5%,按現有飛機運力計算,只要客座率達到72%的正常水平,就可以 滿足客運量年均增長率5.8個百分點的需要。同時1996~1998年民航運力技術結構調整,三年 中90%的機型實現了更新換代,從而加大了航空公司的固定成本。四是航空運輸代理市場不 規范,代理成本太高。1998年航空客運量5755萬人,而機票銷售代理多達5000多家,平均1 個代理點全年僅銷售機票1萬張,還有大量數不清的沒有代理資格的“黑代理”(二代、三 代),估計銷售代理人員3-5萬人。全民航系統職工不到20萬人,要養活那么多的代理人員 ,負擔很重。另外,代理人員利用各航空公司爭奪客源的心理,趁機要挾提高代理費標準。 據估計,1998年航空公司多支付代理費15億多元,從而加重了航空公司的虧損。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