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河池金城江機場正式通航
為廣西民航融入新鮮血液,河池基本形成“水、陸、空、鐵”現代立體交通網絡
老區河池喜圓飛天夢。8月28日10時20分左右,來自重慶的G52603航班在河池金城江機場降落,經停一個小時后飛向海南省海口市,宣告這座劈山建成、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拔最高(677米)的機場正式通航。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建成的第7個機場,結束了河池市沒有民航交通的歷史,標志著該市著力構建的“水、陸、空、鐵”現代立體交通網絡基本成形,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扶貧開發都具有重要意義。
河池金城江機場位于金城江區河池鎮楓木村棟良屯的見塘山附近,距河池城區40公里。2008年12月3日開工建設以來,先后克服了地磁難、高填方、高邊坡、高擋墻、資金缺口大等困難。截至2014年8月初,先后通過了民航部門組織的工程竣工驗收、校飛、試飛和行業驗收,機場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具備了通航條件。該機場為民用支線機場,總投資約8.5億元,飛行區等級為4C,可以保障CRJ900、E190、波音737-700、空中客車A320等機型的使用要求。跑道長2200米,寬45米,高峰小時起降3架次。
機場的通航運營,為廣西民航融入了新鮮的血液,對加快形成以南寧、桂林、柳州為中軸,河池、百色為左翼,梧州、北海為右翼的“一軸兩翼”的機場協同發展布局,實現民航強省(區)目標具有重大意義。對此,河池市干部群眾歡欣鼓舞,許多群眾自駕車前往參觀,機場成了當地熱門的“景點”之一。河池市市長何辛幸表示:“要把空中通道變成擴大開放的橋梁、互利共贏的黃金商道,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據介紹,機場目前開通了重慶至河池至海口的航線,每周3個航班,周二、周四、周六執飛。下一步,還將開通河池—廣州等航線。當天,34名乘客成為第一批從河池金城江機場登機的乘客。乘客凌藝說:“在家門口就能坐飛機出行,真是太方便了。”
廣西海拔最高的機場
——解讀河池金城江機場
核心提示
今年7月,一幅照片讓人驚訝和震撼:飛機航拍的照片里,河池金城江機場猶如一艘“航空母艦”,停靠在崇山峻嶺之上。英國《每日郵報》都進行了報道。隨后,這座大山里的飛機場的更多細節也被網友扒出來:海拔677米,是廣西目前海拔最高的機場;跑道長2200米,寬45米;削平了60多座山頭,最高的山削降87米……
1994年,河池提出了建設河池支線機場的構想,其依據是廣西的機場布局和龍灘水電站的建設需要;2006年5月17日,廣西河池機場獲準開建;2014年8月28日通航,從構想到圓夢,整整20年。這個令人震撼的機場,背后還有哪些有趣的細節和故事呢?
1 23選1終選見塘山
為什么選金城江區楓木村棟良屯附近的見塘山?河池機場的選址可謂是“眾里尋她千百度”。
2000年9月,國家民航局將河池機場列入了2000年西部地區民用機場建設規劃,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當年10月,河池就展開了選址工作。
河池多山,想找個符合條件的平地建飛機場,難!河池先后向民航部門推薦了22個選址,但都無法找出比較完美的選址。
為難之際,中南管理局有專家提出:既然難找平地,何不削山填谷,將機場建在山上?按照這個思路,見塘山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被列為第23個選址。它有著不少優勢:處于西南出海大通道河池、南丹之間,不僅能輻射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河池城區,以及資源豐富的南丹縣,還可輻射到貴州部分縣市。而且距西南出海大通道較近,能節省投資。更利好的是,山下全部是堅硬頁巖,不像河池其他石山屬巖溶地帶,溶洞和地下水多。
在多方比較、多次實地勘察和嚴格的專家評審后,2002年9月12日,國家民航局最后確定:以見塘山為河池機場場址!
2 突破“三高”鑄精品工程
河池機場建設的難中之難,在“三高”——高填方、高邊坡、高擋墻。
開建前場址內有大小高低山頭65座,23道溝,最高的山需降87米,最深的溝需填126米。場址80%為填方區,總填方量1260萬立方米。土石方工程完工后,最高直立式擋墻高60米,頂部長301米,坡度70度,最長邊坡從溝底到填筑頂部斜坡長度252米,連續邊坡總長度1207米。
據介紹,機場土石方工程的質量控制難點,在于高擋墻的施工。建設方在高填方試驗的基礎上,組織了多次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技術方案論證會,由易到難,各個擊破,逐一解決5處高邊坡高擋墻施工技術難題。
3 為論證提前試飛開了民航史先例
2007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一架民航專用校驗飛機在河池機場附近上空來回盤旋,累計飛行8個小時。在機場未建成時,實現不具備起碼安全保障條件下的超低空飛行,開創了國內民航史上的先例。這次不得不進行的試飛,是為了論證一個問題:地磁異常,會不會影響飛機的起降?
原來,南丹有色金屬礦田距離機場僅3公里,根據上個世紀航空物探資料顯示,礦區附近存在地磁異常。這引起了機場設計研究部門的警覺,在機場《可研報告》中提出“有高磁異常現象,對飛機起降有無影響還需進一步論證”。
論證的過程卻異常復雜。河池機場公司總經理韋建明說:“當時國際國內都沒有具體的標準可依,沒有經驗可以借鑒。”而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必須在地磁問題解決之后才能得到最后審批。
由于國內尚無研究地磁對民用航空通信導航設施設備影響的專業部門,國家民航局建議:由專業部門牽頭,空管局和相關民航司局共同配合,研究該問題,確定場址的可行性。2007年9月6日,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確定了開展理論分析、相關標準規定、資料收集和實施飛行測試等工作。
通過多方聯系和申請,試飛以柳州機場作為基地保障機場,南寧機場作為備用機場,從南寧借用一臺地面移動電臺負責作業區的輔助指揮。試飛時,以場址高填方試驗區域為一端,同時在設計跑道另一端,劃出一塊長14米、寬12米的空地,并灑上白石灰作為地標,四周還插上100多面彩旗,以便讓飛行員在上空能看得清楚。
2007年11月4日,民航局飛行校驗中心得出結論:該地區地磁對飛機儀表無直接影響。11月26日在北京召開的專家論證會得出進一步結論:地磁異常不會對將來的機場運行產生實質性影響。專家們認為,這一課題已上升為國家研究課題,為國內今后類似問題提供了借鑒和經驗。
4 雙機長制助飛行員熟悉新機場
2014年8月28日,機場首航。當日早上,機場四處開始彌漫著大霧,人們不禁擔心。
但天公作美,10時起大霧開始散去。10時20分,云開霧散,從重慶飛來的航班號為G52603的CRJ900客機,準時出現在了機場上空,幾分鐘后,穩穩地停在停機坪上。
在接受了鮮花和掌聲后,航班的第一機長丁沖接受了記者的采訪。由于是新機場,為了保障安全,航班執行雙機長制。他半個月前就到河池機場做準備。他說:“要由飛過的機長帶沒飛過的機長飛一次,等到大家都熟練了以后再單獨飛。”
丁沖還介紹說,河池機場建在山頂、跑道較短等因素,都不影響飛行的安全,公司已對所有飛行員做關于河池機場起降的培訓,而且在每次飛行時都會給飛行員提供安全提示。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