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供稿單位:南航股份新疆分公司 通訊員:李薇 作者:張方芳)
近日,江蘇某醫院推出“空姐式”服務,即按空姐形象標準篩選出來的護士經過航空公司的特別培訓后,穿空姐制服上崗為患者服務。醫院方面稱現在的年輕護士嬌生慣養,最缺乏責任心、細心與耐心,而空姐禮儀規范等培訓恰恰彌補了這些缺點,護士換裝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醫院服務質量,從而改善醫患關系。而這12名精選出來的護士自己也表示: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天都想讓自身精神飽滿,與制服相匹配,從而使自己的空姐形象得到保護。
看到這些話語,作為旁觀者的我不禁混亂了,這些被院方寄與厚望,希望通過她們的服務改善醫患關系的護士最后要保護的竟不是白衣天使的形象,而是空姐的形象,那么她們的職業角色究竟是什么呢?記得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南丁格爾曾經把護士比喻為“沒有翅膀的天使”,難道她們穿上空姐制服后,天使就有了翅膀嗎,很冷的笑話吧!
當然作為一名從業20年的 “老空姐”,看完這則新聞后,不由地就想為自己的職業,尤其是被眾多服務行業紛紛拿來學習的專業服務點個贊,莫不是正如廣告語所言:“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調侃過后咱們還是言歸正傳吧。這則新聞“一石激起千層浪”,被大家認為有炒作和作秀嫌疑的原因,應該還是源于醫院讓護士換空姐制服這種做法不僅模糊了公眾所認同的護士職業形象,而且并沒有真正解決醫患之間所存在的根本問題。
那么什么是職業形象呢?MBA智庫百科給出詮釋:即你在職場中公眾面前樹立的印象,具體包括外在形象、品德修養、專業能力和知識結構這四大方面,它是通過你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反映出你的專業態度、技術和技能等。其實我們可以通俗地講就是“干一行要像一行”,所以職業形象需要嚴格恪守一些原則性尺度,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職業形象要尊重區域文化的要求,同時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因為集體傾向性的存在,只有在你的職業形象符合主流趨勢時,才能促進自己職業的升值。
眾所周知護士的制服最早是從修女袍演變來的,出于職業特點,其設計無論怎樣變遷,都以清潔、整齊、利于清洗為原則,多以淺色、純白色居多,因為這樣的顏色會讓人感到溫馨、溫暖,有助于鎮定情緒,對病人有精神上的撫慰作用,而照搬過來的空姐制服,姑且不論對病人心理所產生的影響,單就修身的剪裁來說,可以說并不適用于護理照顧病人。
不過話說回來空姐這個職業的誕生其實是和護士有淵源的,因為向波音航空公司率先提出在航班上配備空姐建議的埃倫.丘奇本身就是一名護士,而世界上第一批有幸當上空姐的人都被要求必須是注冊拿到護士執照的女性方可擔任,原因就是希望通過這些懂醫學、會護理、溫柔、細膩、善解人意、集美麗和勇敢于一身的女性服務者,能消除人們對飛行的恐懼與不適。所以單純就空姐和護士的崗位而言,這兩者之間是有相通處的,他們所提供的服務都關乎著服務對象的舒適和生命安全。可是兩者間也有著明顯的職業差異,空姐面臨死亡是偶然的,所以平時更強調微笑服務;而護士時刻面對生死,更多體現的是對生命的敬畏。所以有了這些職業區別,從第一批空姐開始就不是穿著護士的白大褂飛上藍天,特定的空姐制服讓她們優雅轉身,并在公眾心中刻下專屬的職業形象。
但通過媒體,大眾也時時看到諸如“空中生死大營救”、“旅客發病高空救護”等報道,筆者也曾親身經歷過救治突發疾病的旅客,難道為了增加旅客對空姐的信任感,在實施救援時,空姐就應換上護士服嗎?亦或空中萬一發生烤箱失火等事件,空姐必須穿上消防服才能去滅火嗎?
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所以客觀地說改換制服充其量只是改變了外在形象的顯現,與行業服務核心理念并不能完全達成一致,作為有服務性質的醫院或是航空業要想對服務質量真的有所改進和提升,真正應該著眼于的是強化人員責任意識,精化服務流程,改善服務態度,培訓專業技能,制定保障措施,提高行業水準,體察服務所缺,滿足客戶所需,才能讓職業形象真正深入人心!
經過嚴格專業訓練的空姐即使不穿護士服,但在旅客生命需要救護時同樣仁者丹心!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