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飛行事故,總是驚天動地的。就像3月8日發生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聯事件,牽動著全球人的心。飛行事故發生時,轉眼間,一些家庭就失去了爸爸、媽媽、兒子或女兒。但是,每當事故調查結果公布時,人們總會驚訝地發現:導致事故發生的最初元兇,往往都是微不足道的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
飛行事故,一般會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發生一起事故,通常會經歷六七個因子的傳遞。一旦“事故鏈”串聯而成,事故就可能發生。單一因子導致事故的比例并不大,但這些起始因子往往毫不起眼。
二是事故因子有時是顯性的,有時是隱性的。即便是顯性因子,人們對其司空見慣,容易熟視無睹,常常忽略不計。而對于隱性因子,如果沒有追根求源的責任心和風險控制的技能,人們很難發現,更談不上根治。
三是事故都是逐漸釀成的。也就是說,事故的發生要遵循“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在發生質變(事故)之前,危險因素已經演變很久了。四是未雨綢繆、預先防范的成本,遠小于事故后的亡羊補牢。
有安全經濟學家統計后認為,兩者的成本之比為18。總而言之,飛行安全體現了老子在《道德經》第63章中講的“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作為飛行員的我,也非常推崇這一觀點:細節決定成敗。對于飛行員來說,在飛行了幾十年之后,單從飛行技術能力上來比較,彼此差別不大。
但是,為什么有的飛行員能夠平平安安地從藍天歸來,而有的飛行員卻沒能在個人飛行安全紀錄上畫上最后的句號?筆者認為,區別就在細節上。小的地方看不到、做不細,就會造成大漏洞;小的地方看得到、做得細、做得精,就不會使自己的飛行偏離標準操作程序。“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古話,用到飛行上,就是飛行員對自己的技術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數。
這個數,一是指自己的技術能力邊界。飛行員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技術底線在哪里,并不是什么樣的“瓷器活兒”都能攬。二是指在專業領域內的知識、規章、理念方面,自己存在哪些細節短板。
飛行技術檢查員對某個機組或某個飛行員進行飛行技術檢查,并不是要檢查他們的技術有多好,而是想方設法找出他們有何種技術缺陷,這些缺陷的風險高不高,會不會觸及安全底線等。因此,飛行技術檢查員的眼睛都會變成“放大鏡”,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民航飛行員崗位職責包括操作飛機控制、監控飛行儀表、規劃航線、與塔臺溝通及管理機組協調等核心任務。為確保飛行安全,飛行員必須嚴格執行飛行規程,進行起飛前全面檢查,...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空乘專業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